消除高线损公变台区
主要原因
1.台区下用户未实现采集全覆盖。
(1)三相动力用户未更换智能表。
(2)其他用户因使用卡表等没有及时更换智能表。
(3)台区下存在使用卡表的施工临时用电客户或无表临时用电客户。
解决措施
1.加快采集建设。
(1)加快三相动力表的更换进度,务必确保其实现采集全覆盖。
(2)加快其他未换表用户的智能表更换进度,实现台区下所有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
(3)新报装的用户特别是施工临时用电客户,必须安装智能表,实现采集覆盖。
2.用户采集失败。
台区下部分用户采集失败,尤其是用电量较大的用户和三相动力用户,一旦采集失败,就可能变成高损台区。
解决措施
定时定点进行补采。对于采集失败的用户,指定专人每天定时定点进行补采工作,连续3天采集失败用户,现场核查处理,提高采集成功率。
3、用户计量故障。
由于用户电能表接线错误、表计故障、烧坏等导致少计量、不计量,从而产生高损台区。
加大计量装置检查力度。
定期对用户进行营业普查,特别是三相动力用户的检查,对于接线错误的用户及时整改接线并追补电量、故障表计及时更换,确保准确计量。
4. 窃电。
当用户存在窃电现象,则会造成售电量减少,从而产生高损台区。
解决措施
加大反窃电力度。
结合采集失败户和长期零度户,定期开展反窃电及违约用电检查工作,重点对高损台区区域内的商业、餐行业等进行普查,尤其是对电量大的用户和电量突增突减的用户进行用电检查,对于现场发现的违约用电和窃电现象及时制止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和整改。
主要原因
5、互感器变比现场与系统不一致。
现场实际运行的互感器变比小,而营销系统维护的互感器变比大,导致台区关口多计量供电量,产生高损台区。如:现场运行的互感器为50/5A,系统维护的为100/5A。
解决措施
现场核实。在用电信息采集运维软件中查找出高线损台区,导出高线损台区明细,通过观察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的数值大小,从而初步确定问题原因。对于供电量与售电量之间成倍数关系的,有可能是倍率错误。现场核查互感器变比是否与营销系统一致,如不一致则在营销系统中予以调整。
主要原因:
现场实际挂接在A台区用电的用户,营销系统挂接到B台区,导致A台区少计售电量,产生高损台区;B台区多计售电量,可能产生负损台区。
解决措施:
进行初步分析。在营销系统中逐个核查台区关口计量表表号、倍率、集中器地址、终端地址、变压器容量、台区下挂接用户数,然后在采集系统中核查该台区用户数。若营销系统用户数与采集系统用户数不一致,则说明存在串台区现象,应与抄表人员共同核对,逐户排查,查找原因,将串台区用户在营销系统和GIS系统分别调整,确保户变关系对应一致。
7.线路不符合规范
线路不符合规范。由于电力线路绝缘不良、线路长、线径细,三相不平衡等原因,也是造成高损台区的另一原因。
解决措施
调整台区三相负荷使其平衡分布,提高配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水平,降低不合理线损;对线路绝缘不良、线路长、线径细等情况,要及时进行线路切改、更换老化设备。